研究所将重点支持与岩土工程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尤其在能源、海洋和环境等重大前沿学科交叉领域,通过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新设学科在研究所“一三五”重要学科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鼓励探索和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做贡献。
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以下岗位:
一、招聘部门、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序号 | 需求人员信息 | 招聘需求 | ||||||
姓名 | 研究方向 | 学科方向/专业名称 |
研究领域 (建议填写关键词) |
研究方向 | 需求人数 |
其他要求 (如是否有海外访学经历、文章质量数量以及工作经验等) |
||
一级学科 (不详可不填) |
二级学科 (本列必填) |
|||||||
1 | 汤华 |
1)高速公路边坡、桥址岸坡工程稳定性评价及安全防控技术; 2)岩土(地应力、力学参数)测试技术研发与应用。 |
矿业工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 地应力测试,页岩气,垂直钻井,设备研发,自动化 | 深部页岩气垂直钻井地应力测试设备研发,熟悉页岩气行业,熟悉测井技术和地应力测试理论 | 1 | |
土木工程 | 地质工程 | 岩土工程,原位测试设备,随钻测试,随钻地球物理探测,近钻头测试,钻具破岩机理,岩土力学参数 | 岩土力学参数原位测试技术设备研发,熟悉地质钻探智能钻进理论与技术,随钻测试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 1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 应用地球物理方法进行地质结构探测研究,相关设备研发与软件开发 | 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地震波正反演模拟方向,熟悉地球物理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解释,擅长计算机编程,熟悉工程物探或者隧道超前地质预报者优先。 | 1 |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岩土工程监测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 |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熟悉变形监测、误差分析理论与技术,擅长计算机编程。 | 1 | ||||
数学 | 应用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和可靠度研究,相关软件开发; | 应用数学专业,可靠度研究或风险评估方向,擅长计算机编程。 | 1 | ||||
2 | 李琦 | 能源环境岩土过程 | 渗流力学 | 碳中和、氢能源、酸气回注 | 碳中和创新科学与技术 | 1 | 海外经历、SCI二区以上文章1篇以上 | |
固体地球物理 | 岩石物理、无损监测、多相流体 | 多相态岩石物理与监测技术 | 1 | 海外经历、SCI二区以上文章1篇以上 | ||||
应用数学/物理化学 | 固体核磁共振、能源材料、低碳技术 | 量子力学与能源岩土工程创新技术 | 1 | 海外经历、SCI二区以上文章2篇以上 | ||||
3 | 孟庆山 | 珊瑚礁工程地质与地基基础性能研究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界面力学;桩基础;桩岩相互作用;损伤演化 | 软硬交互珊瑚礁地层桩—岩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 1 | 要求有海外访学经验,至少已发表2篇以上岩土主流期刊SCI论文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学 | 海工混凝土;损伤模式;掺合料;耐久性 | 恶劣海况下岛礁海工混凝土服役性能研究 | 1 | 要求有海外访学经验,至少已发表2篇以上硅酸盐建筑材料主流期刊SCI论文 | |||
4 | 杨典森 | 深部岩石工程灾害防控 | 油气田开发 | 多尺度渗流、防渗技术 | 深部地下工程多尺度渗流机理及其控制技术 | 2 | ||
5 | 张力为 |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岩土体材料化学腐蚀机理及腐蚀控制 | 水文地质 |
地下水、渗流、 溶质运移、水-岩相互作用、二氧化碳 |
地球化学反应过程与材料腐蚀过程数值模拟 | 1 |
博士期间至少以第一作者 发表SCI论文1篇,熟悉相关数值模拟软件(如TOUGH)使用 |
|
6 | 卢正 | 特殊土路基工程性能保障与安全调控技术 | 生物岩土工程 | 生物岩土 | 生物加固技术及应用 | 1 | 博士研究生学历,在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有海外访学经历者优先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土工合成材料 | 新型土工合成材料研发及应用 | 1 | 博士研究生学历,在本领域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过高水平论文,有海外访学经历者优先 | ||||
7 | 白冰 | 深部地热开发 | 石油工程 | 水力压裂 | CO2及水力压裂 | 1 | ||
地球科学 | 地震学 | 微震解释 | 干热岩压裂微震解释 | 1 | ||||
8 | 董毅 | 非饱和土力学,非饱和土热质运移,土壤物理,土壤改性,土水相互作用 |
物理学 化学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 物理化学 |
黏土矿物与水相互作用 | 中子散射/分子动力学模拟 | 1 | 具有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经历、博士期间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者优先 |
地质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化学 |
矿物学/地球化学 材料学 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黏土矿物与水相互作用 | 土壤物理化学/土壤表面改性 | 1 | 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能力、熟悉高分子及MOF合成及其材料表征技术、博士期间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者优先 |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力学 土木工程 |
地质工程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岩土工程 |
黏土矿物与水相互作用 | 组构探测与表征 | 1 | 具有较强的试验操作能力、熟悉相关测试表征分析手段(NMR,AFM,TEM等)、博士期间在本领域国际顶级或重要科技期刊上发表高质量学术成果者优先 | |||
9 | 王斌 | 岩土结构的大变形分析(无网格数值算法与超重力试验表征);土构相互作用;岩土灾害(滑坡)的防护与应急处置技术;堆积体结构的加固材料与技术研发。 | 岩土工程 | 离心机实验 | 土-构相互作用 | 1 | 2篇SCI及以上(可以老师为1作,学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具备独立完成离心机实验的技能 | |
计算力学/岩土工程 | 有限元/物质点方法/无网格数值方法/并行计算 | 岩土工程中的数值计算 | 1 | 2篇SCI及以上(可以老师为1作,学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具备C++/Fortran/Python等计算机程序独立编写的能力 | ||||
10 | 李江山 | 环境土力学与工程 | 岩土工程 | 环境岩土工程 | 污染土固化/稳定化、微生物固化、固体废弃物工程应用 | 2 | 在本领域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具有海外经历者优先 | |
环境化学 | 环境界面化学 | 污染土环境界面化学 | 1 | 在本领域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具有海外经历者优先 | ||||
无机材料学 | 无机胶凝材料 | 低品位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制备建筑材料 | 1 | 在本领域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具有海外经历者优先 |
1、 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2、 应聘科研岗位应具有不少于一个聘期的特别研究助理(含博士后)经历,其中博士后经历中科院内、外均可,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优先。
3、 应聘特别研究助理岗位应获得博士学位(应届博士毕业生可参加应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4、 具有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工程热物理、环境化学、材料学、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以及涉及水利水电、交通、市政、矿山、能源、海洋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相关专业背景;
5、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具有参与重大工程课题的经历;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文献,能用英文撰写论文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三、岗位待遇
按照中科院和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
四、招聘方式及程序
1、 凡符合应聘条件且有应聘意向者,须以邮件形式将《岗位应聘申请表》或《博士后工作申请表》发送至pli@whrsm.ac.cn,邮件中须注明申请岗位(格式:学科方向组+岗位)。
2、 对报名人选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将通知本人参加面试(具体时间和方式另行通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者面试需要提供的材料: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本人简历、学习成绩证明及各种证书(审核原件,留复印件)。
3、 指定医院体检,体检合格者录用。
4、 所有应聘资料予以保密,不予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