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位类型及基本要求
1.特别研究助理岗位(博士后)
博士学历,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应届博士毕业生优先;
2.工程师系列岗位
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本科生和非应届毕业生需具有北京市正式户口。
二、招聘专业及具体岗位需求
1.招聘专业:化学、材料、生物、物理、光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信息、机电控制、软件工程、电气自动化、力学、美术设计相关专业……
2.具体岗位见:《2022年度理化所岗位需求统计表》(附后)
三、相关待遇
(一)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1.薪酬标准
参照理化所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平均薪酬执行,并且,研究所对优秀特别研究助理按照10万元/年、20万元/年、30万元/年分等级给予额外绩效支持,博士后薪酬最高可达70万元/年。
2.住房保障:另享4000元/月住房补贴,以解决住宿问题。
3.福利待遇:缴纳国家规定的各类保险、公积金及年金,享有带薪休假、体检等福利待遇。
4.职称评定:在站期间可参加职务晋升、岗位聘任。
5.科研项目:推荐申报“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助理资助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人才计划。
6.未来发展
出站博士后可以优先留所工作,并为其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
a)纳入事业编制,解决个人及配偶北京户口,协助解决子女入学问题;
b)设立项目研究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及项目副研究员(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优秀者可直接聘至相关岗位;
c)合同结束后,符合条件者可申请中科院“引才计划”青年项目B类(正高级,科研经费200-800万,安家费200万)和理化所“青年人才”(副高级,科研启动经费100-200万,安家费30万)等人才引进计划;
d)理化所设立所长基金,支持优秀青年人员开展原始创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e)设立大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岗位,以项目副组长或第二项目负责人等形式鼓励在项目中起骨干作用的优秀青年人才承担项目;
f)在岗位聘用评议时,优先倾向优秀科研青年人才;
(二)工程师系列岗位
1.解决北京户口,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2.工资待遇等按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有关规定执行;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理化所,欢迎咨询)
四、应聘方式
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renjiaochu@mail.ipc.ac.cn,邮件主题为“岗位序号-姓名-专业-学校-学历 ”,本启事长期有效。
五、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29号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邮政编码:100190
办公电话:010-82543620
附件:
1.2022年度理化所岗位需求统计表(附后)
2.理化所2021年秋季部分校招行程(附后)
2022年度理化所岗位需求统计表
序号 | 岗位类别 | 专业 | 学历 | 岗位职责 | 应聘要求 |
1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或材料 | 博士 |
1.分子与材料的精准合成与制备; 2.均相异相催化; 3.光(电)催化; 4.分子及材料体系的理论计算与表征; 5.有机合成与光化学合成; 6.精细化工与化学化工; 7.功能体系的构筑及应用等科研工作; 8.科研相关的图表文稿撰写; |
入职前获博士学位,具备扎实的化学化工研究基础,具有有机合成、催化、分子和材料精准合成与表征,理论计算研究背景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
2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材料学 | 博士 |
1.催化剂合成、结构表征、催化性能评价以及实验室管理等科研工作。 2.科研相关的图表文稿撰写。 |
入职前获博士学位,并具有超分子化学或有机化学研究背景。 |
3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或材料 | 博士 |
1.分子合成,性质表征、实验室管理等科研工作。 2.科研相关的图表文稿撰写。 |
入职前获博士学位,并具有超分子化学或有机化学研究背景。 |
4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美术、设计、理工类专业 | 本科及以上 | 负责论文及专利图片的制作、美化与设计等 |
1.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 2.美术、设计相关专业或理工类专业。 3.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
5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工程热物理,材料学 | 博士 | 负责液态金属功能材料及应用研究 |
1.具有博士学历且为博士后出站人员。 2.材料、物理、化学、电子、传热学、流体、机械、微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3.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较好的专利书写、论文书写以及科研工作能力。 |
6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工程热物理,材料学 | 博士 | 液态金属功能材料及应用研究 |
1.具有博士学历。 2.材料、物理、化学、电子、传热学、流体、机械、微制造、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3.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较好的专利书写、论文书写以及科研工作能力。 |
7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制冷及低温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负责混合工质制冷、吸收式制冷与热泵、混合工质相变传热、低温流体热物性等工作。 2.协助相关项目申报、攻关、管理等工作。 3.协助指导培养研究生和项目实施的研究工作,积极组织研究成果推广等工作。 |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混合工质制冷、分子模拟、CFD等相关经验者优先; 3.具有较好的专利书写、论文书写以及科研工作能力; 4.具有很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 |
8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材料学、凝聚态物理等 | 博士 |
1.负责极低温制冷、新型制冷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总体设计、关键器件研制、新型工质开发与分析等工作。 2.负责协助团队开展相关项目申报、攻关、管理等工作。 3.协助指导培养研究生和组织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组织推广研究成果等工作。 |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极低温制冷、新型固态制冷(电卡、弹卡,压卡、磁卡等)、机电控制与自动化等专业相关经验; 3.具有较好的专利书写、论文书写以及科研工作能力; 4.具有很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 |
9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工程热物理或机电控制等相关专业 | 博士 |
1.负责工程热物理或机电控制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2.负责协助团队开展相关项目申报、攻关、管理等工作。 3.协助指导培养研究生和组织课题的研究工作,积极组织推广研究成果等工作。 |
1.具有博士学位; 2.具有工程热物理或机电控制等专业相关经验; 3.具有较好的专利书写、论文书写以及科研工作能力; 4.具有很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 |
10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化学、生物、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信息等 | 硕士及以上 |
1.负责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 2.负责相关技术协调、技术状态、技术流程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3.负责中心相关技术支撑平台建设。4.完成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 |
1.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的2022年应届毕业生; 2.具有仿生界面材料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经验; 3.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上述专业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SCI研究论文,或具备工程学背景; 5.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 |
11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生物、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信息等 | 博士 | 负责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完成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 |
1.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具有仿生界面材料等相关领域等的研究经验; 3.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在上述专业领域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SCI研究论文,或具备工程学背景; 5.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及学术交流能力。 |
12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生物、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负责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完成中心安排的其他工作。 |
1.年龄35周岁以下。 2.具有仿生界面材料等相关领域等的研究经验; 3.科研能力突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3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物理或材料学 | 硕士及以上 | 透射电镜的维护、管理、培训及操作 |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物理学或材料学专业毕业。 3.具有多年电镜使用经验或利用电镜从事研究工作者优先。 |
14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物理或材料学 | 硕士及以上 | 液氦低温制冷设备的维护、管理与使用 |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物理学或材料学专业毕业。 3.具有低温液氦设备使用经验者优先。 |
15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物理或光学 | 硕士及以上 | 飞秒荧光光谱仪的维护、管理与使用 |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物理学或材料学专业毕业。 3.具有低温液氦设备使用经验者优先。 |
16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材料、化学相关专业 | 博士 |
1.负责生物材料及其器械的细胞毒性、皮肤刺激性、致敏性等生物性能测试和分析。 2.负责针对不同材料和医疗器械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实验和结果分析,如伤口感染模型、肿瘤模型。 3.负责研究分析材料和医疗器械与生物性能间作用关系和内在机制。 |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学位。 2.材料、化学、生物相关专业毕业。 3.具有生物材料研究和生物安全性实验和评价工作经验者优先。 |
17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材料、有机化学、高分子相关专业 | 博士 |
1.负责聚氨基酸生物材料合成研究。 2.负责研究材料结构和性能,研究调控内在关系,优化合成和材料结构。 3.负责研究材料体内外性能和作用机制。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材料、化学、生物相关专业毕业。 3.具有生物材料研究和生物安全性实验和评价工作经验者优先。 |
18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物理 | 博士 | 低温计量基准装备研究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材料、化学、生物相关专业毕业。 3.具有生物材料研究和生物安全性实验和评价工作经验者优先。 |
19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分析化学 | 博士 | 高分辨质谱等设备的维护、管理与使用 |
1.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博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 2.化学专业毕业。 3.具有质谱类设备使用经验者优先。 |
20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 | 博士 | 负责金属配合物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物理性质研究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有有机发光材料研究工作经验者优先。 |
21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有机、高分子相关专业 | 博士 | 高档光刻胶研发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有光刻胶相关研发经验。 |
22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 | 博士 | 负责有机、无机光子上转换/下转换材料制备以及激发态动力学研究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具有有机/无机光功能材料激发态动力学研究经验者优先。 |
23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物理学或光学 | 硕士及以上 |
1.参与申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工作。 2.参与负责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过程管理工作。 3.参与负责对洁净实验室改造工作的推动与监督。 |
1.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五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财务,建筑等相关专业优先。 3.负责过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者优先。 |
24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软件工程 | 博士 |
1.根据项目需求,进行系统架构分析与建模,完成产品的架构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 2.负责系统模块的研发工作,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框架,能够列出技术细节、扫清技术难点,并能最终确认需求; 3.负责产品核心系统模块的设计质量把控和设计指导工作; 4.根据系统架构的要求,制定技术规格说明,确保各子系统能遵循系统架构设计。 |
1.具有博士学历,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参与各方案的分析讨论及技术评审,提出优化意见; 3.负责核心代码的开发及代码的评审,指导开发工程师的开发和技术研究工作; |
25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电气自动化 | 博士 |
1.有多年研发团队管理经验,主要负责电源内部电气及软件部分设计工作,需要对BUCK、移相全桥、LLC等拓扑精通及有多个量产产品,对EMC有一定整改经验。 2.负责相关内外接口等技术协调、技术状态、技术流程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3.负责系统工程技术、软件等学科专业研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
1.具有博士学历,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具有军工系统产品设计工作经验者优先。 |
26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光学 | 博士 |
1.负责激光器工程化改进。 2.开发工程化技术。 3.解决高能激光器实用化问题。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激光或光学相关专业(含激光、光电子、机械、材料力学、精密仪器、信息与软件等)毕业。 2.具有高功率、高能激光工程化研究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 3.具有系统工程化设计,工程化工作经验者优先。 |
27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光学 | 博士 |
1.负责分析板条激光波前相差。 2.负责波前低阶光束质量校正。 3.负责从激光器原理出发改进光束质量。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激光或光学相关专业(含激光、光电子、机械、材料力学、精密仪器、信息与软件等)毕业。 2.具有高能激光光束传播器件设计与实践经验的优先。 3.具有较强的团队工作能力,有团队工作经验优先。 |
28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光学 | 博士 |
1.负责光束质量控制技术研发。 2.负责光束质量控制模块的集成。 3.负责光束质量校正器件工程化及试验集成。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光学或自动化相关专业(含激光、光电子、机械、材料力学、精密仪器、信息与软件等)毕业。 2.具有光束质量校正控制器件设计经验,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 3.具有小系统集成经验及光束控制经验的,具备团队工作能力并可快速带领小团队进行研发的优先。 |
29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光学 | 博士 |
1.负责激光增益模块的光、机、电、热与自动控制等学科专业研究,总体设计与分析工作。 2.负责激光模块与激光系统的机械、热管理接口等技术协调、技术状态管理与工艺流程控制与质量管理工作。 3.负责激光增益模块所需的支撑平台建设。 |
1.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激光相关专业(含激光、光电子、机械、材料力学、精密仪器、信息与软件等)毕业。 2.具有高功率、高光束质量激光增益模块设计经验,相关工作经验3年以上。 3.具有军工系统/产品设计,项目管理工作经验者优先。 |
30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力学 | 博士 |
1.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下的烧蚀、热力耦合等机理研究与物理建模 2.典型气流条件下的流热固耦合作用机理与表征研究 3.典型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实验平台建设与测量技术研究。 |
1.具有博士研究生学位,力学相关专业优先 2.熟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烧蚀、热力耦合等)相关基础理论与数值计算方法 3.熟悉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定量表征与测量技术(多物理场、全场非接触测量技术等) 4.具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
31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材料学 | 博士 |
1.具有研究工程塑料、降解塑料、催化材料方面的科研经历; 2.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及团队合作能力; 3.具有较好的专利书写、论文书写能力; 4.具有良好的英文文献阅读、写作以及学术交流能力。 |
1.学历要求: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2.专业要求:材料学 |
32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制冷或热能 | 博士 | 负责干燥蒸发相关的新技术研究、设计、实验 |
1.具有干燥蒸发相关背景 2.熟练掌握专业英语,并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 3.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
33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类 | 博士 |
1.制冷系统与低温装置研制相关的机理分析、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 2.低温储能系统工艺流程、高效蓄冷技术和透平机械等技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3.深冷处理技术基础与应用研究; |
1.具有制冷系统、化工机械设备、材料冷/热处理工艺等相关研究经验者优先; 2.熟练掌握专业英语,并能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 3.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创新意识、责任感和团队精神; |
34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材料及相关专业 | 博士 |
1.射线荧光材料等相关材料的研发; 2.射线探测器件的制备调试。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及以上学位(不晚于当年入职前取得)。 2.具有钙钛矿、硫氧化钆等材料研发及相关器件制备经历者优先。 |
35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化学、材料及相关专业 | 博士 |
1.光固化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 2.电子束等辐射固化材料的研发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及以上学位(不晚于当年入职前取得)。 2.具有光固化材料、EB固化材料、PSPI材料等研发和产业化经验者优先。 |
36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光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 |
1.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2.非线性光学材料的理论计算、测试搭建等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及以上学位(不晚于当年入职前取得)。 2.具有光限幅材料、饱和吸收体等理论计算、设计合成、器件制备及测试经历者优先。 |
37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纳米材料 | 博士 |
1.负责功能纳米结构薄膜/涂层的设计、制备和性能表征; 2.负责管理相关仪器设备; 3.协助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 |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并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绩。 2.在功能纳米材料研究方面具有研究经验。 3.具有功能纳米结构薄膜/涂层研究工作经验者优先。 |
38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 | 纳米材料 | 博士 |
1.负责功能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能研究; 2.负责管理相关仪器设备; 3.协助培养研究生和本科生。 |
1.年龄在35周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并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成绩。 2.在功能纳米结构研究方面具有研究经验。 3.具有功能纳米结构的构筑与性能研究工作经验者优先。 |
39 | 工程师系列岗位 | 光学工程 | 博士 |
1.负责光学与机械设计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总体设计、装调、测试与分析工作。 2.负责与协作单位进行相关内外接口等技术协调、技术状态、技术流程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
1.具有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5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光学成像或光学仪器设计类相关专业(含总体设计、机械、力学、电子、精密仪器等)毕业。 3.具有相关产品设计工作经验者优先。 |
40 | 特别研究助理岗位/非自然科学系列岗位/博士后出站 | 低温专业机械及系统 | 博士 |
1.负责机、电、信息与软件等相关领域的系统总体设计与分析工作。 2.负责相关内外接口等技术协调、技术状态、技术流程和质量管理等工作。 3.负责系统工程技术及机、电、信息与软件等学科专业研究,以及系统工程技术支撑平台建设。 |
1.具有博士学位,3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2.热力动能系统设计类相关专业(含总体设计、机械、力学、电子、精密仪器、信息与软件等)毕业。 3.具有低温系统产品设计工作经验者优先。 |
场次 | 招聘会分会场 | 时间 | 设立会场名称 | 会场详细地址 |
1 | 上海高层次人才交流会 |
10月10日 (9:00-12:00) |
上海宝丰联大酒店 | 上海市虹口区纪念路301号上海宝丰联大酒店会议中心5楼水晶厅 |
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博专场 |
10月15日 (9:00-12:00)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443号中科大西区大学生活动中心3楼多功能厅 |
3 | 武汉大学硕博专场 |
10月18日 (9:00-12:00) |
武汉大学 | 武汉市武昌区东湖南路武汉大学工学部体育馆 |
4 | 华中科技大学硕博专场 |
10月18日 (15:00-18:00) |
华中科技大学 | 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037号华中科技大学西区体育馆 |
5 | 西北工业大学硕博专场 |
10月20日 (9:00-12:00) |
西北工业大学 | 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127号西北工业大学体育馆(翱翔训练馆) |
6 | 西安交通大学硕博专场 |
10月21日 (9:00-12:00)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就创中心一楼大厅(待定) |
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博专场 |
10月22日 (9:00-12:0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市太白南路2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校区体育馆(待定) |
8 | 广州站博士专场 |
11月4日 (14:30-17:30) |
广州站 | 广州阳光酒店(国际会议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