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病原所)是国家为应对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重大挑战、重点加强传染病领域的研究力量,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新组建的专门从事传染病研究的科研单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编制最大的国家级科研院所。
病原所崔胜课题组聚焦新发、突发和重大传染病。通过解析参与病毒入侵、复制的蛋白质及复合物结构,揭示病毒入侵、复制机制,发现潜在药物靶标。近年来,崔胜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重要药物靶标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主要包括:解析了一系列SARS-CoV-2木瓜样蛋白酶PLpro和主蛋白酶Mpro与抑制剂的共晶结构,揭示了抑制剂作用机理,为新冠病毒药物研发提供了关键数据;揭示了SARS-CoV-2刺突S蛋白结合糖分子的特异性,深入理解了新冠病毒入侵机制;解析了肠道病毒EV71编码的
相关研究成果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Pathogens,PNAS和Science Bulletin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参与撰写多部学术专著,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
实验室开展科研工作的技术平台齐备,包括原核、真核蛋白重组表达体系,蛋白质纯化体系,蛋白质活性评价及抑制剂评价体系,蛋白质高通量晶体培养体系,蛋白质晶体衍射仪,蛋白质小角散射仪,大型集群及GPU工作站和国内外尖端同步辐射装置的测量资源等。
实验室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的资助。
现公开聘课题组项目聘用人员1名
岗位职责:
为在研课题做支撑工作,从事蛋白质表达、纯化、晶体培养和X射线衍射实验等工作。
申请人条件:
具有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物理学、化学或计算机等专业的本科及硕士学历均可。
有意愿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研究生的申请者优先。聘用期限两年,两年后进行推荐。
待遇和优势
1、参考北京市平均工资标准,采用固定工资和可浮动劳务费的双重待遇机制,根据科研贡献及项目进度确定每月工资水平。具体工资待遇,可面议;
2、硕士生择优推荐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进行博士学位深造的名额;
3、本科生可给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进行硕士学位深造的辅导。
有意者请于
qbone@163.com,或cui.sheng@ipbcams.ac.cn,cui.sheng@live.com
学科带头人简介:
崔胜,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协和学者特聘教授,人社部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199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意大利国际高等研究院(SISSA),获博士学位。2005-2008年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基因中心(Gene Center Munich)进行博士后研究,获Dr. Klaus Römer奖金。现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结构生物学课题组负责人,受聘“协和学者特聘教授”,获得国家人社部高层次回国留学人才资助,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担任教育部教育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骨干。主要从事基于结构的病毒入侵和复制分子机制研究。主持和参与了 “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和ICGEB CRP等国际研究项目。以通讯作者及第一作者在《Science》,《Science Advances》,《Molecular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Nucleic Acid Research》,《PNAS》,《Science Bulletin》,《PLOS Pathogens》,《The FASEB Journal》,《Journal Biological Chemistry》和《Journal of Virology》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系列研究论文。
科研社交媒体
ORCID: http://orcid.org/0000-0001-6329-3582
ResearchGate: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Sheng_Cui3
My blog (Chinese): http://blog.sciencenet.cn/u/IPB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