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简介
1989年3月徐工集团正式成立,徐州市机械局所属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划归徐工集团,与徐州重型机械厂所属的开发部及新品试制车间合并,成立新的研发机构,名称仍为“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2008年徐工集团和江苏省共同投资扩大其规模和研究范围,列入江苏省科技基础重大研发机构建设项目,“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正式挂牌。2012年,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整体搬迁至徐州经济开发区驮蓝山路26号新院址,标志着投资10亿元的研发平台提升扩建项目及研发能力提升投资项目正式启用。2018年,研究院法人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投资成立了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将研究院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节点。
二、发展历程
2021-05月——研究院成为国家级标准委员会秘书处单位。
2020-07月——徐工研究院获批首批“江苏省重点领域工业设计研究院”,标志着徐工在工业设计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还预示着以江苏省工程机械领域工业设计研究院为带动引领的工程机械全产业链设计创新能力,即将进入高水平、高质量、整体性、系统化的发展阶段。同时,也为冲击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持续引领和带动行业、地区设计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9-12月——联合行业内重点企业、研究机构、行业组织等多家单位,共同搭建起创新联盟发展平台,形成主机需求为牵引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旨在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升级发展,共创共享新时代制造业创新生态。
2018-01月——研究院法人化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并投资成立了江苏汇智高端工程机械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将研究院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节点。
2015-12月——徐工工业设计中心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为江苏高端工程机械迈向世界提供了设计创新支撑。
2015-01月——徐工实验室获得了行业首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的认可。同年,获批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全面引导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徐工成为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强有力的、独树一帜的竞争者和引领者。
2014-06月——
2012-12月——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整体搬迁至徐州经济开发区驮蓝山路26号新院址,标志着投资10亿元的研发平台提升扩建项目及研发能力提升投资项目正式启用。新址包括科研办公楼,以及液压、传动、智能控制等八大实验室,为技术研究提供了更加坚实有力的保障。2015年10月,以徐工研究院为主体单位的“徐工集团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
2012-07月——徐工集团欧洲有限公司在德国克雷菲尔德市奠基,占地1.64万平方米,投资3600多万欧元,是徐工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将成为徐工集团全球布局中最重要的研发和应用中心。
2011-08月——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对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具体设置为五大研究中心:产品研发中心、技术研究中心、实验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研发管理中心。在完成机构调整的基础上,开展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全面开启与二级公司的广泛技术合作,开启研究院工作新起点。
2008-12月——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试验研究中心更名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院。集团公司正式提出研究院“三大支撑”、“四大产出”的重要使命。
2006-01月——根据徐工集团技术创新体系整合方案,徐工科技研究院的试验研究职能剥离,成立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试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徐工集团试验中心)。徐工集团试验中心成立后,主要专注于基础零部件试验和技术研究,开始打造建立在实验技术之上的统一的徐工集团研发平台。
2003-04月——徐工集团整合技术研究体系,将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与徐州工程机械厂研究所、徐州筑路机械厂研究所、徐州装载机厂研究所整合成立徐工科技徐工研究院。同年7月,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驮蓝山路1号的徐工集团总部办公大楼落成,新组建的徐工科技研究院与徐工集团总部一同迁至新址办公。
1989-03月——随着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成立,徐州市机械局所属的“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划归徐工集团,与徐州重型机械厂所属的开发部及新品试制车间合并,成立新的研发机构,名称仍为“江苏徐州工程机械研究所”。主要任务是:研究、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培育新产业,开发新技术,进行主机和零部件试验,协调公司科技情报和标准化工作,并承担新产品中试生产。
三、岗位介绍
徐工研究院2023年招聘博士需求 |
||||||
序号 |
单位 |
类别 |
意向岗位 |
专业 |
学历 |
主要工作内容/岗位职责 |
1 |
徐工研究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 |
控制工程师 (无人操控) |
控制科学与工程、机电工程、机器人学、应用数学、工程力学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并参与臂架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数学建模 2、负责并参与臂架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仿真 3、负责并参与臂架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识别 4、负责并参与臂架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应用 |
2 |
徐工研究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软件工程师 (无人操控) |
软件工程,计算机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并参与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相关的前端开发、java后台服务、软件架构、数据库设计和系统通讯等技术开发、设计及编码; 2、负责并参与应用系统平台设计、重构、优化,主导/参与技术难题攻关; 3、负责并参与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详细设计,完成系统业务功能实现、测试及维护工作; 4、负责并参与系统运维监控、性能调优。 |
3 |
徐工研究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类 |
控制工程师 (无人操控) |
运筹学、应用数学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并参与进行交通管理调度、路径规划等算法设计及开发; 2、负责并参与运用应用数学、运筹优化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3、其他课题开展过程中与数值优化相关的算法研究 |
4 |
徐工研究院 |
力学类 |
仿真工程师(结构疲劳耐久性) |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机械设计等 |
博士研究生 |
1、承接结构所疲劳仿真经验、负责结构疲劳耐久仿真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扩展。 2、承担协同仿真中心结构疲劳方向的仿真任务 3、完善结构疲劳仿真标准规范 4、建设结构疲劳仿真团队 |
5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工程类 |
仿真工程师(系统) |
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研究; 2、承担机电液联合仿真技术难题攻关; 3、机电液联合仿真团队能力培养; |
6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工程类 |
仿真工程师(热流固/电磁多物理场) |
机械设计、力学、数学等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热流固/电磁多物理场仿真技术研究 2、负责仿真算法研究及集成应用; 3、承担多物理场仿真任务 |
7 |
徐工研究院 |
材料类、化学类、物理化学类 |
先进制造技术工程师 (等离子加工、真空镀膜等方向) |
机械类、材料成形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等离子加工、真空镀膜等前沿制造技术配方及“三废”后处理工艺研发; 2、负责等离子加工、真空镀膜等前沿制造工艺研发; 3、参与前沿制造装备设计、制造及现场调试,支撑产业化批量应用。 |
8 |
徐工研究院 |
大数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计算机类等 |
信息工程师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等相关专业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数据库设计、平台建设与实施及应用; 2、负责基于业务的数据分析设计、算法设计与开发; 3、负责与关联系统的数据交互设计、性能分析与设计; 4、负责数字化技术应用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5、协助开展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的设计。 |
9 |
徐工研究院 |
工业设计类 |
人机研究(人机交互与智能融合)工程师 |
人机与环境工程,人因工程,工业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1、根据要求策划无人驾驶产品监控系统智能交互研究; 2、根据要求基于远程驾驶技术,开展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研究。 |
10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工程类 |
表面工程师(疲劳强化方向) |
机械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喷丸工艺开发研究 2、负责喷丸表面性能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 3、参与喷丸表面疲劳寿命预测与评估技术研究 |
11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工程类 |
液压工程师(液压系统技术研究) |
机械电子、流体传动与控制 |
博士研究生 |
1、电液系统控制技术研究; 2、精确控制技术研究; 3、核心零部件可靠性评估技术研究; 4、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5、辅助作业系统开发: 6、数字液压系统研究。 |
12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工程类 |
底盘工程师 |
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博士研究生 |
1、履带行走系统研发; 2、履带悬架系统研发 |
13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类、环境类、能源类 |
低碳技术研发工程师(碳排放核算评价、温室气体检测监测、绿色低碳设计等方向) |
机械类、环境类相关专业(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 |
博士研究生 |
1、主持工程机械企业及产品碳排放核算评价方法研究,及生命周期评价标准体系、系统平台开发; 2、负责工程机械生产制造过程节能降耗、绿色低碳工艺评价及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开发; 3、主持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设计数据库搭建,引领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设计。 |
14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类、环境类、化学及物理类 |
低碳技术研发工程师(再制造、低碳材料及工艺、负碳技术与装备等方向) |
机械类、环境类、化学物理相关专业(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能源动力、应用化学等) |
博士研究生 |
1、主持再制造及循环利用技术(含动力电池再制造)、低碳材料技术、净零排放技术等绿色低碳技术研究及应用; 2、主持工程机械产业中CCUS负碳技术研究及应用验证。 3、负责智慧能源管理技术研究及软硬件系统开发,降低制造过程物耗、能耗及排放,指导低碳/零碳工厂建设。 |
15 |
徐工研究院 |
控制工程类 |
燃料电池电控工程师 |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燃料电池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2、负责燃料电池系统控制软件编写 3、负责燃料电池系统各子系统控制策略设计 |
16 |
徐工研究院 |
材料工程类 |
燃料电池电堆开发工程师 |
控制科学与工程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燃料电池电堆结构设计 2、负责长寿命燃料电池电堆机理分析 3、负责燃料电池电堆产品开发 |
17 |
徐工研究院 |
机械工程类、车辆工程类 |
整机实验评价技术研究 |
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测控技术、统计/运筹学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整机相关的试验、实验、认证、评价、验证的系统化建设、新技术研究、新装备研制、新标准研制和软硬件平台建设 2、负责整机实验结果分析与应用技术研究 3、负责整机实验团队培养 |
18 |
徐工研究院 |
工学类 |
战略工程师 |
机械设计,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
博士研究生 |
1、负责工程机械相关技术方向的战略调研、需求分析;制定调研计划和流程,编制调研报告、项目建议书等; 2、负责工程机械前沿技术的调研与预测,编写重大技术战略规划,指导战略团队成员完成任务; 3、负责全新技术预研。 |
四、投递方式
应聘人员请把个人简历发送至jsxggcjxyjy@163.com ,邮件主题格式为(姓名+**专业+方向)
项目负责人:刘一平
电话/微信:13903072917
邮箱:jsxggcjxyjy@163.com
工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金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驮蓝山路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