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岗位职责和方向
分支1, 二维材料生长方向:
大面积直至晶圆级二维材料/薄膜(过渡金属硫族化物等)的生长,有相关经验者优先;新型二维材料的生长与探索等;
分支2, 二维材料/二维材料、二维材料/其他材料异质界面的物理、化学和器件应用:
二维材料/二维材料、二维材料/纳米材料、二维材料/功能分子等异质界面上的物理和化学研究;探索忆阻器等后摩尔神经形态器件材料与性能。有器件制备和测试相关经验者优先。
另也欢迎有计算材料学背景的人员进行二维材料生长、二维材料/二维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功能分子异质界面及功能器件计算模拟和实验方面的研究。
其他一些行政事务。
工程师应聘要求
1.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材料、物理、化学、微电子、光电等学科背景;
2. 近三年曾作为作者至少发表了1 篇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究论文。
3. 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有良好的敬业精神;
二、待遇
1. 原则上税前年薪13万元人民币以上,优秀者可提升;
2.符合条件的工程师申请人员,中心协助申请杭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认定通过享受相应待遇(如博士学位最低可申请E类人才,享受每个月2500元的租房补贴);具体参看:http://hz.bendibao.com/live/20191023/76240.shtm。符合条件者享受应届生生活补贴,具体参看:http://m.hz.bendibao.com/live/76242.shtm。
3.享受五险一金,按照杭州市标准发放。
4. 参与科创中心重大课题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可获得额外资助或津贴。
5. 提供萧山区人才公寓或科创中心公寓,享受杭州市人才住房补贴。
6. 符合杭州市有关规定的,协助解决杭州市集体户口;
7. 在站期间,符合条件者可申报科创中心相关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8. 符合杭州市高层次人才标准的,可协助解决子女入园入托问题;在杭州无房的可参与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优先摇号购房。
9. 留在浙大科创中心工作的,可享受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相应人才政策。
三、申请材料
1. 个人简历: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等;
2. 表明申请人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成果(如学术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及佐证材料;
3. 预计能来工作的时间。
会对申请者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通知面试,择优录取;
四、研究组简介
王佩剑,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求是科创学者”,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北京大学元培学院获得物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在美国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获得材料科学工程硕士学位,之后进入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Buffalo分校物理系做博士后研究,入选科创中心”百人计划”。研究方向为二维材料的制备、表征、加工和器件应用,近三年来在ACS Nano, Nano Lett., Appl.Phys.Rev., Adv.Mater., Chem. Sci.等国际权威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18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申请发明专利6项(已授权2项),受邀为J. Magn. Magn. Mater.、Nanoscale、JPCC等杂志审稿。兼聘至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
俞滨,微纳电子学专家,浙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是新时代浙江大学和杭州市全面深化市校战略合作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浙江省打造“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创高地的三大重大标志性工程之一。中心聚焦物质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会聚融通,推动在微纳尺度下多学科交叉的颠覆性技术革命,支撑引领未来高端制造和未来产业发展,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创新极,成为具有世界声誉的国际化创新生态区和杰出人才汇聚地。
浙大杭州科创中心未来科学研究院聚焦国际前沿和重大科学问题,瞄准国家在材料、能源、生命科学等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依托长三角区域领先的产业优势、浙江大学雄厚的科研实力和杭州科创中心创新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一个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前沿科学创新研发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引领杭州萧山乃至全省、全国微纳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先进半导体研究院下设未来电子学研究室、二维材料与应用研究室、钙钛矿材料与器件研究室、生物有机自组装研究室、新型电磁结构与量子电磁科学实验室、先进微纳储能研究室。本研究组隶属于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未来科学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二维材料制备、物理化学性质及应用, 并且和研究室内其他方向上展开合作。本研究组和国内外众多知名研究人员都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研究组拥有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多台化学气相沉积炉、薄膜沉积系统等全套先进材料生长设备,且依托科创中心和浙江大学的优秀平台和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 (NAI)Fellow、IEEE Fellow、IEEE杰出讲座奖和IBM学者奖获得者、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战略科学家、未来科学研究院院长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