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所2024年引进高层次人才招聘
来源:中国科学人才网日期:2024年3月25日招聘人员:博士及高层次人才
一、院校简介
1、国防科技大学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是中央军委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教育院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计划院校,是军队唯一进入国家“985工程”建设系列院校,也是军队唯一入选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支持的军队院校。
学校现为“一校八地”办学,本部设在长沙,在南京、武汉、合肥、西安等地分布校区。
2、第六十三研究所简介
国防科技大学第六十三研究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月牙湖畔,拥有三个全军性的研究中心,两个重点实验室和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院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端人才群体,是国防科技大学科技创新专职力量。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江苏省人社厅评为“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二、招聘专业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专业:
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应用数学、软件工程、人工智能 、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三、人才层次
1、科技领军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能够引领本领域创新发展,学术造诣深厚,业绩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2、学科拔尖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能够引领学科创新发展,学术技术水平高,业绩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重要作用。
3、青年科技英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在本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具有创新潜力,对提升军队战斗力具有较大作用。
4、学术新秀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国家最近一轮学科评估A类学科,或者综合排名世界前200名的海外高校毕业博士。
5、青年博士人才
主要指各学历层次所在学科均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或进入国家最近一轮学科评估B+以上,或为综合排名世界前400名海外高校的一流学科。以博士后、合同聘用方式引进的可放宽学历层次所在学科要求。
6、优秀硕士人才
主要是指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毕业或工作经历的硕士研究生,重点补充在专业技术和行政岗位。
四、引进方式
1、科技领军人才、学科拔尖人才
合同专职、合同兼职、直接引进文职人员、特招地方人才入伍;
2、青年科技英才
合同专职、直接引进文职人员、特招地方人才入伍;
3、学术新秀人才
合同专职、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直接引进文职人员、直接选拔招录军官、特招地方人才入伍;
4、青年博士人才
博士后、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直接引进文职人员、直接选拔招录军官;
5、优秀硕士人才
公开招考文职人员、定向选调。
五、待遇保障
(一)合同专职
合同期限1年以上、5年以下,不超过60周岁,特别需要的不超过70周岁。
主要待遇:
1、工资采用年薪制,各层次标准为:科技领军不超过100万,学科拔尖不超过80万,青年科技英才不超过60万,学术新秀不超过40万。
2、配套科研启动经费,各层次标准为:科技领军一次性不超过500万,学科拔尖不超过300万,青年科技英才不超过200万。
(二)合同兼职
合同期限根据工作需要确定,每年在研究所工作2个月以上。
主要待遇:工资采用月薪制,各层次标准为:科技领军不超过8万,学科拔尖不超过6万,青年科技英才不超过4万。
(三)直接引进军队文职人员
1、基本薪酬:
按规定享受相应级别的军队文职人员工资津贴、福利待遇;
2、安家补助费及科研启动费:①科技领军人才:安家补助费税前最高100万元、科研启动费最高500万元;②学科拔尖人才:安家补助费税前最高80万元、科研启动费最高300万元;③青年科技英才:安家补助费税前最高60万元、科研启动费最高200万元;④学术新秀人才:安家补助费税前最高40万元、科研启动费最高100万元;
综合考虑学历、业绩等因素,与本单位相同条件、同等资历文职人员保持协调平衡,合理确定岗位职级。依法享受文职人员相应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生活待遇和其他福利待遇。
(四)特招入伍
按照特招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入伍有关规定执行,享受现役军官相应工资津贴、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
(五)直接选拔招录军官
主要从“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或者“双一流”建设学科的理学、工学应届毕业生中选拔。博士不超过34周岁(截至毕业当年6月30日)。按照直接选拔招录军官有关规定执行,享受现役军官相应工资津贴、福利待遇和医疗保障。
(六)公开招考军队文职人员
按照公开招考军队文职人员有关规定执行,享受军队文职人员相应工资津贴、福利待遇等。经学校认定的学术新秀发放安家费最高20万元。
(七)博士后
年薪+安家补助+绩效奖励,40万元/年起。入选学校“德雅青年学者”博士后支持计划人员,年薪税前40万元,安家补助5万元。在站期间工作优秀的,可直接引进为军队文职人员。
(八)定向选调
参照文职人员待遇标准,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子女教育、住房待遇和其他福利待遇。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李老师 18914740922
联系人:潘老师 15951892196
邮箱:zhaopin63s@163.com(应聘简历标题:姓名+学校+学历+专业+引进方式如青年科技英才、学术新秀人才、博士后+科学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