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人才观点 >

国际人才高地如何建 听听代表委员怎么说

来 源: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2019-01-18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出台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政策,办好海交会等引智平台,更好发挥“人才绿卡”聚才效应,高标准建设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南沙国际化人才特区,着力引进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处在创新高峰期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如今,城市常住人口增量已经成为衡量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核心指标之一,高层次人才更是各大城市争夺的重点。打造国际人才新高地,广州如何精准发力?代表委员各抒己见。

吸引高端人才鼓励企业建AI实验室

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欢聚时代)副总裁杨碧霞认为,目前,广州在高端人才引进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协同效应,无法凸显“广州优势”;高层次人才股权收入税收优惠政策不足;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紧缺,难以吸引高端人才。为此,她提交《关于加大市级统筹力度 打好城市“高端人才大战”》提案,建议加大市级统筹,为人才引进提供优质医疗教育资源;减轻高层次人才的股权投资等资本市场税收负担;搭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吸引领军人物回归;打造分级人才激励制度,让企业起到吸引人才“放大器效应”。

除了吸引高端人才,杨碧霞还关注广州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她认为,广州作为广东人工智能的主要集聚地,建议摸清广州人工智能产业底数,找准人工智能“广州特色”;发挥高校科研作用,推进人工智能产学研“一条龙”;鼓励企业建立人工智能实验室;助力企业推广人工智能市场应用。

对企业“减负”就是对人才投资

“人才来广州,冲的是什么?”在广州市政协委员、多益网络CEO唐忆鲁看来,人才对城市的选择,更看重企业发展前景、城市产业基础和营商环境,“现金对持续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其实作用很有限,相比直接奖励人才,奖励企业可能更有效率。”

“奖励人才,政府角色应逐渐由审批转为监督,让企业进行人才评估和发放奖金。同时也要提升政府的服务功能,多考虑如何让人才安居乐业。”

唐忆鲁认为,广州要转变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营造好创新创业的生态大环境,万物就会自然生长。”她说,留住人才企业的作用至关重要,人才在企业发展得好会顺理成章地留在当地,“企业是最爱惜人才的,因为创业不易,人才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对于新兴产业来说,人的作用更显得重要。”

唐忆鲁表示,新兴行业出现时间都不长,特定领域的“专才”尤其缺乏,这些人才从哪里来?“存量人才”极少,主要靠企业自己去培养。“我们公司专门成立了多益大学,就是让员工快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她说,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承担这些培训成本的,所以需要政府减轻企业负担,对企业“减负”其实就是对人才的投资。

人才政策谨防“引来女婿气走儿”

当前,城市的竞争一定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竞争。市人大代表、广州市科协党组书记陈爽说,广州为吸引先进人才创造优良环境的同时,也要关注既有的人才。

她发现,一些高校在招揽新的人才时会推出年薪制。但是原有人才的薪酬标准,还是按照过去的条件。这就会造成现有人才人心不稳。“他们或许会想:‘我也是比较有实力的人,为何不通过跳槽提升薪酬呢?’”

陈爽提醒道:“所以相关机构在制定人才规则时,要有通盘的考虑,不要‘引来女婿气走儿’。”对此,市人大代表、中山大学教授李挚萍表示赞同。她表示,如何稳住现有人才,保证人才不流失,应当成为现阶段政府、高校等主体需要警惕的问题。

“人才在大城市发展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配偶工作、子女入学、购房入户。”李挚萍说:“广州市可以在这些方面发力,为人才提供更多的支持。”她以中山大学为例谈到:“我们在引进人才时,不会开出过于高昂的薪酬。这种考量中,包含了对现有人才的尊重。”她认为,在引进新人才时,高校可以通过为其提供平台、项目、团队等方式表达欢迎和敬意,但是一定要兼顾“引人”与“保人”之间的平衡。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