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2025年诚聘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第二批)
发布来源:科学人才网发布日期:2025-08-04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学校“双一流”建设和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燕山大学进行了博士后引才待遇的改革,现面向国内外招聘
一、薪酬待遇及工作保障
1.全职博士后研究人员享受学校同职级正式职工待遇。
2.工资待遇+奖励
两年最高可达60万元,含讲师待遇+中期考核奖励(一次性奖励理工类10万元、人文社科和经管类6万元)+出站考核奖励(一次性奖励理工类28万元、人文社科和经管类24万元)。以上涉及金额均为税前待遇。
3.年度绩效:在站期间享受教学和科研等工作量绩效奖励
4.团队奖励:与各团队负责人协商确定
5.项目申报:支持各类博士后项目和资助计划项目的申报
6.学校按照规定为全职博士后缴纳社会保险和公积金。
7.为符合条件的博士后提供教职工宿舍。
8.协助安排其配偶的临时工作,职称评审,子女入园、入学等政策与在职教职工相同。
9.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全方位助力青年人才成长。
二、申请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高,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爱国守法,品行端正,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遵守师德行为规范和学术道德规范。
2.原则上取得博士学位不超过3年,身心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较强科研能力,已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
4.流动站或团队规定的其他条件。
三、部分团队及带头人介绍、招聘方向
(一)王德松团队介绍
燕山大学新能源科学与技术团队,团队领航者
团队带头人简介
王德松,理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燕山大学副校长,河北省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杰出人才、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河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近年来,主持国家、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20余篇,其中一区期刊研究论文60篇、ESI热点论文1篇、ESI高被引论文8篇;出版论著1部(章);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9件;多项研究成果完成转移转化,在三峡工程、南水北调、高铁客运专线等国家重点工程中广泛应用,获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获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次、河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次。
招聘方向:光/电/光电催化研究相关。
(二)王青峰团队介绍
团队带头人简介
王青峰,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日平院士团队轻质高性能钢方向首席科学家,国家级项目和奖励评议专家,多家学术机构理事,多家重要国际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新型轻质钢及特种加工技术,主持和承担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余项、行业科技攻关项目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8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在重要期刊发表被SCI收录的论文130余篇,已培
招聘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凝聚态物理、腐蚀化学或相关专业方向。
(三)焦体峰团队介绍
绿色柔性自组装材料团队,拥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2层次人选1人,教授1人,副教授4人,培养在读学术/专业博士研究生7人、硕士研究生50余人。本团队长期从事绿色自组装柔性材料方向的研究,从自组装纳米材料的设计和调控出发,进行柔性薄膜组装体(LB膜、LbL膜、静电纺丝膜等)、3D打印水凝胶的制备,应用于光电器件、过滤防护、促进伤口愈合、促进骨愈合等领域。近年来先后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支持地方专项等科研项目;在Nature Commun., Matter, Adv. Mater., Adv. Funct. Mater.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团队带头人简介
焦体峰,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
招聘方向:物理化学、生物医药或相关专业方向。
(四)张庆瑞团队介绍
纳米复合材料污水深度净化与资源利用团队
团队带头人简介
招聘方向:1. 纳米复合材料为核心的吸附/催化研究,特别是掌握原位表征相关研究工作;2.厨余垃圾厌氧消化资源化技术 3 微生物基因工程相关研究经验。
(五)马锴团队介绍
信息物理融合能源系统团队
团队带头人简介
招聘方向:新型电力系统、工业物联网研究
(六)孙孝峰团队介绍
YRET团队由孙孝峰教授建立并担任团队负责人,目前研究团队有教授/博士生导师3人,副教授及青年教师4人、8名博士研究生及60名硕士研究生。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电子变流器及其在电力电子化电网、电气化交通、新能源、储能中的应用。团队的主要研究方向为:1.电力电子化电网构成、调控及稳定性研究;2.面向储能充电的先进电能变换器系统。3.大容量宽禁带电力电子器件应用的关键基础性问题。4.电力电子变换器性能提升的电磁热关键基础性问题。团队有较好的企业合作基础,善于从高水平工程实践中提取科学问题,形成高水平论文。
团队带头人简介
招聘方向:1.储能充电结合电磁热基础理论研究;2.电能路由数据化模型与数字孪生。
(七)张纯江团队介绍
能源转换与智慧互联研究室:该研究室,可追溯到2005年成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课题室,团队由6位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师组成,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教授2人,副教授2人。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7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省部级等科研奖励4项。研究室主要从事能源的高效率变换,注重多能互补、供需互动,实现能源的智慧互联以及高效、安全和清洁利用。研究方向:高效高增益电能变换器设计及优化;并网逆变器与电网交互运行机理与稳定性分析;电能路由器能量协调运行与多能互补拓展研究;人工智能在电力电子技术中的应用。
团队带头人简介
招聘方向:电能变换器、新能源并网发电等。
(八)郝晓辰团队介绍
课题组隶属于燕山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该学科是河北省强势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学科拥有仪器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省级重点实验室。本团队现有教师4人,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4人;课题组现有在读研究生47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41人。课题组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工程技术系、中信集团先进技术研究院、金隅冀东水泥集团等国内外知名科研单位与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瞄准国际前沿并结合工程需求,利用大数据分析、深度神经网络、先进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的融合交叉,致力于工业过程大数据分析、工业智能决策与控制方法、工业过程故障诊断等科研领域的研究。
近年来,课题组研究成果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项,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项、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中
团队带头人简介
郝晓辰,燕山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河北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河北省中小企业创新项目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河北省博士后科研计划项目1项、燕山大学青年教师自主研究计划课题A类1项,与企业合作横向科研项目共计18项。针对工业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及其在流程工业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在《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Applied Soft Computing》《Energy》《Advanced Engineering Informatics》等国内外相关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78篇,获得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33项。所完成的研究成果荣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1项,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奖4项,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进步奖1项。
招聘方向:复杂工业过程智能控制、工业大数据驱动下的工业生产过程关键指标智能感知、工业生产过程全流程多工序多目标协同优化、动态工况下工业过程故障诊断与预警等。
(九)梁振虎团队介绍
神经信息处理与脑调控团队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团队带头人简介
招聘方向:开展脑电、近红外光谱或光声成像等脑神经成像技术、脑机接口和脑调控相关课题;进行脑神经成像相关的科研项目,包括实验设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具备深度学习、脑电信号分析、脑机接口实践经验、闭环神经调控系统经验者优先考虑。
(十)黄华贵团队介绍
高性能材料与轧制技术装备智能化团队依托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和国家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现有教师11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60余人。团队面向国家重大工程和装备制造业对高性能材料的迫切需求,聚焦轧制技术装备极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短流程复合成形、轧制工艺装备数智化、多能场协同制造、大型构件增材修复再制造等,涉及先进钢铁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及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等。团队成员专业涵盖机械、材料、物理、力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以“材料-工艺-装备”多学科融合发展为特色的科研特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余项、企业委托课题5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2件(含国际专利4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
团队带头人简介
黄华贵,燕山大学机械工
招聘方向:1.铝合金凝固组织电磁调控;2.机器视觉检测与智能化控制;3.机械装备故障诊断与运维技术。
四、各流动站联系方式
各单位联系方式_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应聘邮件标题: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1BImYdo8NaLCxF_ztYTmf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