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一、学校简介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将重型机械及相关专业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分校,分校先是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后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
学校有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6年,作为教育部选定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的工程专业国家认证接受了《华盛顿协议》国际专家的观摩考察,支撑我国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国际工程教育组织。学校现有18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标志着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际认同。学校设有12个博士后流动站,14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3个本科专业,已形成以工学为主,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9个学科门类共同发展的学科格局;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国防特色学科和16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学科排名已进入全球前1‰。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突破性进展,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跻身中国高校第一方阵,部分学科实现跨级提升。
学校建有亚稳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起重机械关键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冷轧板带装备及工艺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制造成形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和材料科学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以及69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和26个省部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设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和燕山大学出版社。
学校在重型机械成套设备、亚稳材料科学与技术、并联机器人理论与技术、流体传动与电液伺服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理论与技术、精密塑性成型技术、大型锻件锻造工艺与热处理技术、极端条件下机械结构与材料科学等研究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承担“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1900余项。2013年和2014年,学校连续有2项科研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合作科研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席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人选17人,国家杰出青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8人。
百年燕大,家国天下,2020年,燕山大学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纪念活动,燕大人凝心聚力,干劲十足,学校以饱满的豪情,昂扬的姿态,扬帆启航,开启了奋进新百年的征程。我们热烈欢迎有志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我校,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共谋发展。
有意应聘者,请访问http://zp.ysu.edu.cn/,注册登录后,按照招聘计划中相关学院和岗位提交个人申请,同时可以查看招聘工作进度。如有其它专业方面事宜,请与各学院相关负责人联系。

二、引进人才条件及待遇一览表
人才类别 | 引进条件 | 安家费 | 科研启动经费额度 | 年薪 | |
---|---|---|---|---|---|
燕山学者 | 领军人才 | 学术造诣高深,在其研究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并取得国际同行认可,具有赶超或引领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能够带领学术团队协同攻关的海内外著名学者。 | 提供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额度和年薪。 | ||
拔尖人才 | 创新发展潜力大,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学术成果,取得同行认可,具有协助本学科赶超或保持国际先进水平、推动学科发展的能力的海内外知名学者。 | ||||
优秀人才 | 获得高水平大学博士学位,已取得较为优秀的学术成果,具备较好的学术背景及发展潜力的海内外学者。 | ||||
其他博士教师 | 获得博士学位,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发展潜力,在本学科取得一定业绩成果,能够胜任高校教学工作。 | 提供一定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经费额度。 | 执行国家、河北省、学校相关政策。 | ||
师资博士后 | 获得博士学位,符合全国博管会及河北省博管会进站的相关要求,具有扎实的科研功底和学术素养,在本学科有相当的科研成果。 | 无 | 执行国家、河北省、学校相关政策。 |

三、各招聘单位联系方式
序号 | 学院 | 类别 | 人数 | 具体联系人 |
---|---|---|---|---|
1 | 机械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2 | 何殷 0335-8057031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2 | |||
2 | 起重机械关键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 高层次人才 | 2 | 王丽芳 0335-8608901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2 | |||
3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3 | 乔晶晶 0335-8074631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1 | |||
4 | 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高层次人才 | 2 | 韩阿蒙 0335- 8057047 |
骨干教师 | 2 | |||
5 | 电气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3 | 王慧娟 0335-8057041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1 | |||
6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3 | 任晓翠 0335-8618609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1 | |||
7 | 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1 | 马杰 0335-8057101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1 | |||
8 |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1 | 邢倩 0335-8061569 |
骨干教师 | 6 | |||
师资博士后 | 1 | |||
9 | 车辆与能源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0 | 杨燕霞 0335-8074682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1 | |||
10 | 理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0 | 牛金学 0335-8057027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2 | |||
11 | 经济管理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1 | 刘志坚 0335-8057025 |
骨干教师 | 7 | |||
师资博士后 | 2 | |||
12 | 文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1 | 臧传文 0335-8057029 |
骨干教师 | 8 | |||
师资博士后 | 2 | |||
13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1 | 于秀春 0335-8057822 |
骨干教师 | 8 | |||
14 | 外国语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0 | 任洪玲 0335-8057030 |
骨干教师 | 2 | |||
15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1 | 闫晓静 0335-8074530 |
骨干教师 | 4 | |||
16 | 体育学院 | 高层次人才 | 0 | 段炼 0335-8057020 |
骨干教师 | 2 |
四、2025年招聘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