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度招聘全职博士后公告
发布来源:科学人才网发布日期:2025-08-15
为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加快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上合’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医科大学”,吸引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高水平科学研究,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国内外招聘
一、学校简介
办学历史悠久,综合实力较强。广西医科大学坐落在素有“中国绿城”之称、天下民歌眷恋的广西首府南宁市,创建于
学科建设突出,竞争力较强劲。以医为主,培养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7大学科门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生物医学工程填补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创新显著。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鲜明特色和明显优势,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再生与组织器官修复研究、器官捐献和器官移植、长寿与老年疾病防治、新发传染病防治、基因与个体化医学研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真菌病防治等多个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地中海贫血防治研究创建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广西模式”,实现重型地贫患儿“零出生率”,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超过95%,该模式已在13个国家地贫防治技术开展示范应用,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给予充分肯定,并向全国、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推介应用。区域高发恶性肿瘤生物靶向诊治创新团队的研究成果(肝癌等恶性肿瘤靶向诊治)获评2021年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十大进展和2022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医教协同体系健全,健康服务质量高。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7所、实习医院19所、附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个、附属精神卫生中心2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9个。其中,5所直属附属医院编制床位6847张,年门诊量超过581.67万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36.74万人次。
学校现有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靶向诊治国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基因检测示范中心、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有区域性高发肿瘤早期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寿与老年相关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共建)、骨与软组织再生修复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部级科研平台9个以及广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64个。近3年,每年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超过百项,立项数和资助经费数均位于广西高校前列。“十三五”以来,新增省部级科技类奖项107项,在《Cell》《New Engl and Journal of Medicine》《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原创性研究、高水平论文6922篇。1978年至今,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791项(其中,国家级307项、省部级484项,包括国家级科学技术奖3项、全国科学大会奖6项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及广西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一等奖、二等奖等)。
学校将为加快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上合”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医科大学而团结奋斗,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和强国建设、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二、申请条件
(一)基本条件
1.遵守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品德学风,无违法违纪记录;
2.具有博士学位。暂未获得学位证书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可先提交博士毕业单位学位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授予博士学位证明》或《答辩决议书》,进站6个月内提交博士学位证书,否则予以退站;
3.身体健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研究潜力;
4.全职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年龄在40周岁及以下;
5.不招收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监察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和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机关领导干部,以及非参公事业单位处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在职进站。
(二)广西医科大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入选条件
年龄在37周岁及以下,近5年在中科院三区及以上期刊发表SCI论文1篇,或主持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项。
三、相关待遇
(一)薪资待遇
薪资待遇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二)科研支持
学校为
(三)生活保障
(四)其他福利
在站期间可申请学校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出站后未认定职称的,可在工作单位按自治区相关规定申请认定副高职称。符合学校或直属附属医院人才招聘或高层次人才引进条件的,可根据需要招聘或引进到学校、直属附属医院工作。
四、招收流程
我校全年招收
五、联系方式
(一)学校博管办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电话:0771-5305173、0771-3131165
邮箱:gxykbgb@163.com(邮件标题:博士后+名字+拟进流动站)
地址:广西南宁双拥路22号广西医科大学综合楼1006室
(二)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_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hbmOw4ZpZJ4r5FyEfvMo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