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诚聘海内外优秀博士人才

发布来源:中国科学人才网发布日期:2025年3月19日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桂人社发〔2011〕155号)、《关于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简事业单位增人手续的通知》(桂人社规〔2018〕27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需要,现将本单位2025年度公开招聘博士人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学校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学校前身是广西省立医学院,1996年5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广西医科大学。现拥有南宁-校本部、南宁-武鸣校区、玉林校区和南宁-五象校区(在建)4个校区,共占地约3300亩。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本科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最早定点招收来华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华侨学生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全国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教育部批准具有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留学生资格的首批30所高校之一。2020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建的高校,是广西唯一一所跻身省部共建高校的医科大学。2021年成为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支持建设国内同类一流大学的三所高校之一。

学校设有二级学院19个,建有实践教学基地189家,现有直属附属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教学医院13所、实习医院19所。学校建有目前为止广西最大的临床医学实践教学平台——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并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与考官培训基地”“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基地”等称号。学校现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学校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临床医学、口腔医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基本覆盖医学学科和本科招生专业。现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和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设有广西院士工作站1个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6个、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免疫学、社会科学总论(一般社会科学)等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临床医学ESI学科全球排名900位,居全球前1.4‰。 

学校现有教职工3671人,其中,专任教师2403人,具有博士学位1283人,占比53.39%;正高职称775人,占比32.25%;副高职称971人,占比40.40%;硕士生导师1713人,博士生导师402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75人;国家人才计划入选者1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5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名,广西院士后备人选2名,广西杰出人才1名,广西八桂学者11名,广西特聘专家10名,自治区优秀专家36名,“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43名,国家级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参加全国医学(医药)院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获二等奖1次、三等奖3次,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二等奖4次、三等奖5次。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和要求,严格按照“回归初心、以人为本、遵循规律、统筹兼顾、着眼长远”学校发展新思路,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弘医”校训精神,抓实抓好“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大力实施“十大行动”和党建“六大工程”,加快建成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服务“上合”的国内一流、国际著名医科大学。

二、招聘岗位

本次公开招聘实名编制博士人才66名,具体岗位要求见附表1

三、引进人才政策待遇

学校引进人才入选者实行合同管理,聘期一般为5年。全职引进人才实行年薪制,学校根据人才业绩成果确定拟引进层次,按照学校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给予相应层次的待遇。其中:

人才层次 年龄要求 待遇
特殊杰出人才 ≤65周岁 1.聘期内可内聘为副高及以上职称,提供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竞争力的年薪待遇及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
2.学校及学院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办公用房和实验空间、共享学校先进科研平台及设备;
3.直接提供人才房或低于市场价的人才房购房指标(有产权);
4.报销差旅费用;
5.可入学校事业编制、可落户;
6.帮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问题;
7.可聘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层次领军人才 ≤55周岁
第二层次拔尖人才 ≤50周岁
第三层次骨干人才 ≤45周岁
第四层次青年人才 ≤45周岁
第五层次后备人才 ≤40周岁
高层次人才团队 /

四、学校内培人才政策待遇

项目类别 基本要求 聘期 待遇
青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45周岁,博士学位及高级职称 5年 1.申报获得后,在引进人才待遇的基础上,学校提供额外有竞争力的生活补助、科研经费,其中最高项目资助达400万元。
2.学院在用房、仪器设备及经费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杰出青年人才培训计划 ≤40周岁,博士学位 5年
高水平创新团队及杏湖学者计划 ≤45周岁,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 3年
一流学科创新驱动人才计划 1.学科带头人:≤40周岁,博士学位及副高职称
2.学科骨干:≤35周岁,博士学位
3年
优秀博士人才支持计划 ≤45周岁,博士学位 3年

五、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政策待遇

单位 专业需求 待遇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临床医学相关专业 1.薪酬待遇
按照学校博士后管理办法给予相应薪酬待遇。
2.科研支持
学校提供科研启动金。在站期间可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各项资助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
3.生活保障
在站期间提供博士后公寓拎包入住;可落户,随博士后流动子女可在我校幼儿园、附小入托、入学。
4.其它福利
在站期间可申请学校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在站未认定职称者,出站后可认定副高职称;在站期间成果突出且满足学校公开招聘专任教师任职条件者,出站后可优先聘任至相关岗位,特别优秀者可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
唐老师:0771-5356798
禤老师:0771-3392230
何老师:0771-5347259
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础医学相关专业 赵老师:0771-5355801
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药学相关专业 韦老师:0771-535801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专业 龙老师:0771-5358805
口腔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口腔医学相关专业 吴老师:0771-5358945

六、优秀博士招聘

序号 二级单位 岗位名称 专业 接收简历邮箱及联系方式
1 靶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科研人员 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预防兽医学 联系人:边老师
邮箱:277364335@qq.com
电话:18776741310
2 基础医学院 教师 医学类、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数学 联系人:梁老师
邮箱:ykdjcy@163.com
电话:0771-5358064
3 公共卫生学院 教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公共管理学 联系人:龙老师
邮箱:gxmugwyb@163.com
电话:0771-5358805
4 药学院 科研人员 药学、中药学、海洋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联系人:曾老师
邮箱:gxydyxycv@163.com
电话:0771-5358272
5 药学院 教师 药学、中药学、中药分析、电子科学与技术 联系人:曾老师
邮箱:gxydyxycv@163.com
电话:0771-5358272
6 生命科学研究院 教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 联系人:赖老师
邮箱:lsigxmu@163.com
电话:0771-5358354
7 生命科学研究院 科研人员 医学类、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联系人:赖老师
邮箱:lsigxmu@163.com
电话:0771-5358354
8 护理学院 教师 护理学、临床医学 联系人:韦老师
邮箱:531177526@qq.com
电话:18154519182
9 转化医学研究中心 科研人员 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神经病学、肿瘤学、药理学、转化医学、再生医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联系人:杨老师
邮箱:147091287@qq.com
电话:15878807760
10 实验动物中心 科研人员 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 联系人:孙老师
邮箱:sjm990205@163.com
电话:07715358541
1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教师 老年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护理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运动人体科学、针灸推拿学、传播学、伦理学、科学技术哲学、美学 联系人:俞老师
邮箱:594495583@qq.com
电话:0771-5358202
12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中国近现代史、伦理学、法学理论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mkszyxy@gxmu.edu.cn
电话:0771-5300159
13 体育与健康学院 教师 教育学类、体育学 联系人:黄老师
邮箱:gxmutyyjkxy@163.com
电话:0771-5358007
14 图书馆 教辅人员 图书馆学、情报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联系人:廖老师
邮箱:2689615920@qq.com
电话:0771-5326305
15 外国语学院 教师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 联系人:晁老师
邮箱:164325204@qq.com
电话:15078887733
16 信息与管理学院 教师 公共管理、经济学类、社会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 联系人:李老师
邮箱:22259228@qq.com
电话:0771-5616778
17 招生就业处 教师 哲学类、法学类、教育学类、文学类、管理学类、医学类 联系人:韦老师
邮箱:409464172@qq.com
电话:0771-5359031
18 玉林校区管理中心 教师 医学类、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心理学 联系人:陈老师
邮箱:gxmuylzp@163.com
电话:0775-3251930

七、招聘流程

详见:https://www.gxmu.edu.cn/xwgk/wwtz/t208508.html(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人才公告)

八、联系方式

学校网站:https://www.gxmu.edu.cn/

1、高层次引进人才

联系人:张老师、田老师

联系电话:0771-5310228、0771-5310368

联系邮箱:gxykrcb@163.com

2、博士后进站

联系人:林老师、韦老师

联系电话:0771-3131165、0771-5305173

联系邮箱:gxykbgb@163.com

3、优秀博士

联系人:梁老师、张老师

联系电话:0771-5358979

联系邮箱:gxmursk@gxmu.edu.cn

详见附件:

附表1:广西医科大学2025年公开招聘博士人才岗位信息表

广西医科大学

2025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