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导师简介
【合作导师介绍】
1992年,获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1993到1998年,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和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生物学部做博士后研究。
1999 至 2007年,先后在美国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所(Texas A&M University Institutes of Biosciences and Technology)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及终身正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德州大学休斯顿医学院(University of Texas Houston Medical School),美国德州大学MD Anderson癌症中心 (University of Texas 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博士生导师。
2007年,受聘回国加入华东师范大学,组建生命医学研究所并任所长;2011年,组建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并任主任。2012至2020年,担任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华东师大-以色列海发大学科学与技术转化研究院院长。2017至2023年担任中国细胞生物学会肿瘤细胞分会会长,2020年起任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委员。
2012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4 年获得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2021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首届杰出成就奖。
研究方向: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靶向药物
【合作导师介绍】
研究方向: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控
【合作导师介绍】
研究方向:干细胞与心脏再生机理研究
【课题组主要研究方向】
方向一、生殖内分泌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以辅助生殖调控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为重点,围绕生殖内分泌、胚胎着床等方面展开研究,重点关注地中海贫血对生殖健康的影响。
方向二、遗传性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重点围绕海南高发遗传性疾病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病的分子机制、诊断与治疗展开研究,开展人类胚胎发育及地贫胚胎发育细胞谱系命运研究。
方向三、干细胞与心脏再生研究、多组学技术研发及应用,关注地中海贫血对心脑血管和骨骼发育的影响。
【招聘计划】
课题组长期招聘生殖医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妇产科学、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基础医学、胚胎学等相关专业背
【研究平台】
生殖健康及相关疾病研究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立项培育建设,建设期为2年。实验室依托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建立,是海南省首家亚专科齐全的辅助生殖机构,中心年门诊量达12万人次,目前IVF-ET临床妊娠率稳定维持在50%-65%,力求在胚胎着床早期阻断遗传病的传播,在生殖临床、基因诊断、产前诊断和胚胎植入前诊断方面建立了多项世界或国内先进技术。实验室承担了海南医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
实验室用房面积为4500余平米,包括门诊、手术室、病房、分子遗传细胞遗传室、胚胎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及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等,其中专门的科研实验室面积为
实验室设备总值约1亿元,包括细胞能量代谢分析系统Seahorse、超高速离心机、液滴式单细胞文库构建系统、时差观察培养箱、超高速分选型流式细胞仪(BD ArialⅡ)、长时间高分辨类器官光片显微镜、高通量二代测序仪(Life technologies)、一代测序仪(ABI3500)、MAXA 4D细胞核转染系统(Lonza)、小鼠血压仪等。
近五年,本科室及实验室承担各类课题60余项,其中国自然区域联合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课题1项,共发表文章10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0项,在国际知名杂志Cell Research、Nat Commun上发表原创性成果。获得全国妇幼健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科技成果奖三等奖1项,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实验室十分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近三年,引入
实验室还积极与国内外多所知名研究院和大学开展平台交流与项目合作。例如,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建立“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2012年)” 柔性引进国家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广东特支计划”领军人才、中科院广州生命健康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潘光锦研究员及其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基因编辑联合实验室(2014年)” ;与缅甸仰光医科大学成立了“中—缅区域性重大疾病防治联合研究中心(2018年)”和“中缅热带地区重大疾病联合研究重点实验室(2018年)”。与上海邦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铱科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地中海贫血合作项目协议(2018年);与美国德州心脏医学中心、美国休斯顿大学、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康涅狄格干细胞中心等合作进行国际合作项目;联合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南方医科大学、美国德州心脏医学中心及海南省干细胞库等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牵头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海南省肿瘤医院、三亚市妇幼保健院、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及海南省干细胞库等建立“海南省地方病(地中海贫血)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18年)”。2019年柔性引进山东大学陈子江院士及其团队,并成立了“国家辅助生殖与优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联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陈子江院士团队共同组建,旨在以生殖与遗传为切入点,与陈子江院士团队联合成立了“陈子江院士团队创新中心”(2022年);与乔杰院士团队开展合作,成立了“国家妇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2024年)。通过项目合作交流,柔性引进国内外学术造诣高、在领域内贡献突出的人才及团队,以提升本实验室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积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高层次的交流与合作,2018、2019年连续两年在仰光举办境外国际培训班,强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友谊,拓宽多边合作的渠道,而且积极贯彻了国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战略,促进科技成果惠及更多发展中国家人民,提升了实验室学术影响力和海南的国际影响力。2023年在海口举办了第八届科技部“东盟地区重大疾病的防治与诊疗技术国际培训班”,本次培训班采用线上+线下的形式进行,有来自印度尼西亚、蒙古、缅甸、哈萨克斯坦、伊朗等5个国家的学员参加为期20天的培训交流。
02.招聘岗位要求及待遇
【博士后要求】
研究兴趣:对早期胚胎发育、干细胞、表观遗传、心肌再生等领域有浓厚科研兴趣。
能力要求:具备独立开展研究课题的能力。
素质要求: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交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成果要求: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SCI论文。
待遇:45-60W(税前)
【科研助理要求】
1.分子生物学方向
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
技能要求:熟练掌握细胞培养技术,精通分子克隆技术、蛋白质免疫印迹(WB)、免疫荧光(IF)等技术;熟悉高通量文库构建,如染色质可及性测序(ATAC-seq)、染色质免疫沉淀测序(ChIP-seq)、转录组测序(RNA-seq)、高通量染色体构象捕获(Hi-C)等。
素质要求: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交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语言能力:能够流利阅读英文文献。
优先条件:发表过SCI论文者优先考虑。
待遇:8-15W(税前)
2.生物信息学方向
学历要求: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技能要求:能熟练应用R、Python、Linux等编程语言,具备参与或独立进行高通量数据分析的能力。
素质要求:对科研具有强烈兴趣,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交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语言能力:能够流利阅读英文文献。
优先条件:发表过SCI论文者优先考虑。
待遇:10-15W(税前)
03.申请程序
申请人请将个人简历(含联系方式、教育背景、工作经历、发表文章、曾获奖项、科研兴趣及未来研究初步计划)及其他有借鉴意义的材料以附件形式发送,与合作导师取得初步联系以及商定博士后期间研究计划;邮件主题“博士后应聘+姓名+博士毕业学校+专业”发送至邮箱:mayl1990@foxmail.com。
【联系地址】海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
【其他说明】
1.本招聘公告长期有效,如遇医院或者学校政策调整,以调整后政策为准。
2.邮件若一周内未回复,请再次提醒。符合要求申请者将会尽快安排面试
3.欢迎对本课题组研究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访问学者合作交流。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Vtk90RnTggsfCUP0_i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