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是北京唯一的市属园林绿化行业公益性科研院所,主要开展本市园林绿化中长期发展战略、重大改革等基础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承担园林绿化科技攻关、技术咨询服务、科研成果推广、科学技术普及等具体工作。连续被评为北京市高水平科研院所。
全院分为4个院区(望京、黄垡、龙潭湖、密云),总面积2600亩。现有正高级职称39人,副高级职称43人。设14个研究所(花园城市研究所、生态修复研究所、绿地与健康研究所、自然保护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土壤与水研究所、有害生物防治研究所、古树与树木健康研究所、碳中和研究所、自然教育研究所、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所、大数据应用与智能装备研究所、绿道与森林防火研究所),拥有“园林科创”国家级星创天地、“科创中国”园林绿化创新基地、北京城市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北京乡土观赏植物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国家彩叶树种良种基地、绿化植物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园林绿地生态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市级松材线虫病检测鉴定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是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生态保护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和月季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古树健康保护国家创新联盟、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国家创新联盟的理事长单位。
2020年11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根据发展需要,近期拟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收计划及导师简介
招收计划及导师简介_明细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李新宇,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生态环境研究所负责人。第四批国家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生态学会理事,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监测、服务功能评价与调控技术研究。国内外高水平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林草科技攻关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科研成果曾获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三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二等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等奖项。
谢军飞,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碳中和研究所技术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生态功能的定量评价与提升。近5年承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北京城市绿地应急避险功能空间格局及其对人口辐射力的影响分析”、“园林植物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清单量值及其动态变化研究-以北京为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的专题“绿地改善微气候格局构建和模拟技术研究”等多项科研课题,并在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中国园林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任斌斌,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园
于德永,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青海师范大学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生态保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科研团队带头人。研究方向:景观生态学、景观可持续性科学、城市化及其环境效应、资源与环境遥感。
姚志生,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导。曾为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气象气候与大气环境研究所高级访问学者、丹麦奥胡斯大学访问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碳氮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陆气碳氮交换及其环境效应。曾获中国科学院“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已在GCB、JGR、AFM、ERL、SBB、AGEE、EP、Plant Soil、Nature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通讯作者30多篇,均发表于JCR一区期刊),SCI引用率达4000余次,H指数为38。
李树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学院绿色疗法与康养景观研究中心主任,日本京都大学农学(造园学)博士,日本东京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庆应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园林康养与园艺疗法专业委员会主任,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与《城市林业》副主编,《中国园林》与《风景园林》编委。主要研究领域为园艺疗法与康养景观设计、植物景观与生态修复设计、盆景文化史与技术史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以及其他国家级、省市级科研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20余部,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科研成果曾先后荣获日本造园学会研究奖励奖、日本财团法人村尾学术奖、日本造园学会学术研究奖、美国园艺疗法协会CharlesA﹒Lewis杰出研究奖、华夏奖、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技进步奖等十余项。
二、招收条件
1.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学术素养,较强的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
2.近3年内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在2025年通过博士学位答辩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在35周岁以下。
3.须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生态学专业博士后招收对象博士学位为自然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环境科学、遥感等专业均可;需近3年内在国际期刊发表过SCI文章1篇以上,熟悉野外观测或控制试验;掌握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模型使用或开发者优先。
5.微生物学专业博士后招收对象需近3年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或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微生物学专业,优先考虑微生物菌剂研究方向。
6.风景园林学专业博士后招收对象为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需近3年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及以上。
三、工作待遇
1.博士后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享受不低于园科院专业技术人员十级同等待遇。
2.博士后在站期间,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落户相关手续。
3.博士后在站期间,由园科院提供住房。
四、招收程序
1.申请人于
二维码(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
2.遵循“公开招收,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申请人提供的材料进行筛选,经过综合考核后择优录取。本站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将安排参加面试。申请材料仅作招收之用,将严格保密。
联系与咨询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甲7号,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邮编:100102
联系人:
联系电话:13811899213
E-mail:ykybsh@163.com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9hyHX-NwmoKP5GYAkPuy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