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7 |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 发布来源:科学人才网 |
所属省份:河南 | 工作地点:郑州 | 招聘人数:若干名 |
所属频道: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人才招聘 | 地区栏目:河南高校招聘 | 相关栏目: |
一、 中心简介
大型基础件智能制造团队依托郑州轻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建设,研究中心实施PI制,致力于构建学科交叉、产学研教融合的学术特色,开展大型基础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在材料中的应用、摩擦磨损与耐磨材料、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等前沿方向研究,不断创新研究组织形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和汇聚高水平创新人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术团队。
团队现有专职教师 17 人,博士均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在读博士 / 硕士研究生 40 余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级项目 20 余项,省部级项目 30 余项,项目经费逾 3000 万元;在《先进材料》《先进能源材料》《材料研究与技术杂志》《镁与合金杂志》《腐蚀科学》《磨损》《摩擦学国际》等期刊上发表论文 100 余篇,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 40 余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奖项 10 余项。
二、 团队带头人
魏世忠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轻工业大学校长,第十三届、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金属材料磨损控制与成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摩擦学与材料防护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获得者,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
三、 招聘专业方向
大型基础件智能制造团队欢迎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机械工程、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人才加盟。
1. 大型基础件智能制造
开展大型基础件液态成型与塑性成型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大型基础件制造过程控制技术研究,材料-工艺-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模型,制造过程组织精细调控及结构精密测量,大型铸件晶粒智能细化控制技术,大型铸锻件智能制造。
2. 摩擦磨损与耐磨材料
开展高性能耐磨材料与摩擦材料设计与摩擦磨损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高性能耐磨新材料及性能调控,材料表面强化与防护改性技术,耐磨材料微观组织的精准调控和服役寿命预测,特种摩擦材料成分设计与性能优化。
3. 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
开展先进结构与功能材料的开发与制备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设计,金属材料特种成型技术,超硬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轻质结构材料多尺度结构设计。
4. 人工智能在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开展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交叉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数据驱动+机理双驱动的材料靶向设计,多模态模型,材料专用大模型在成形工艺设计与优化、微观结构辅助表征分析、材料组织性能预测中的应用。
四、 引进对象
(一)团队中心主任和副主任
1、高端人才
按照《郑州轻工业大学高端人才引进待遇暂行规定》执行,一事一议,优先分配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
2.“为之青年学者”计划人才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原则上博士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院校、中科院(大学)、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300名的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内有较为突出学术成果,一般应具有相应领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具备领导相关学科方向在其前沿领域赶超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潜力,一事一议。
(二)团队青年骨干教师
博士毕业生或博士后,年龄不超过35岁,硕、博阶段均毕业于国内“双一流”院校、中科院(大学)、QS世界大学综合排名前500名的海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及技能,教学、科研水平符合学校有关规定,学术成绩突出,研究方向集中,已取得高水平学术成果,在所从事学科、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五、 应聘方式
长期接收简历,请将个人简历(含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发送至(点击查看),邮件标题格式:大型基础件智能制造团队+姓名+博士院校+专业方向。
联系人:
文笑雨:13607687986(引进政策咨询)
樊江磊:13838319825(研究方向咨询)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5号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40yQ33mT8EZN4PN6E_Vd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