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高校招聘 >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人才招聘 >

上海大学2025年诚邀全球英才依托申报海外优青!

发布时间:2025-08-08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发布来源:科学人才网
所属省份:上海 工作地点:上海市 招聘人数:若干名
所属频道: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人才招聘 地区栏目:上海高校招聘 相关栏目:

红色学府 海聚英才

上海大学诚邀海外英才

依托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为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选择上海大学申报的理由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

•近20名海内外院士、200余名国家级人才

•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93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基地平台

•14个ESI全球前1%学科,其中3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23个软科全球前500学科

•正教授职称,事业编制

•有竞争力的薪酬、安家补助和充足的科研配套

•落户上海,高端体检医疗

上海大学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上海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现设有31个学院。设有100个本科专业,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博士点,4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7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含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同时,上海大学拥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科研能力和水平处于全国高校先进行列。

现根据我校战略发展需要,上海大学面向海内外,诚邀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依托上海大学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期待您的加入!

【申请人条件】

1.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3.资助模式

⑴ 资助强度:100-300万元;

⑵ 资助期限:3年。

【申报注意事项】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可按照项目指南要求,与依托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协议,于2025年8月1日以后登录信息系统,在线填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申请人对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2.申请人应当按照申请书填报说明和撰写提纲的要求用简体中文或英文在线填写申请书,并上传附件等材料。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实行无纸化申请方式,申请人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公正性承诺书等材料至依托单位,由依托单位审核后在线提交至自然科学基金委。

注:即日起可联系学院依托我校进行申报。

【福利待遇】

1.享受国家、上海市、落地区县的补助和其他人才优惠政策;

2.事业单位教师编制,直接认定正教授职称;

3.落户上海,高端健康体检服务和全面的社会保障;

4.优厚的薪酬待遇、良好的科研办公环境和充足的科研启动经费;

5.完善的服务保障,拎包入住的全配套过渡性人才公寓;

6.基础教育集团:学校周边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等就读保障;

7.全过程申报支持和专家指导,同时支持符合条件者申报国家及上海市的各类基金和人才计划。

【联系方式】

1.工作合同或意向性协议咨询:

上海大学人才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老师

联系邮箱:

yuying711@shu.edu.cn

2.优青(海外)项目咨询、系统申报:

上海大学科研管理部基础研究与国际合作处

联系人:老师

联系邮箱:

shulinglin@shu.edu.cn 

 

上海大学各学院联系方式

欢迎咨询!

 

学院

联系人

电子邮箱

理学院

李老师

mayflower@shu.edu.cn

生命科学学院

王老师

wangth@shu.edu.cn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孔老师

haokong@shu.edu.cn

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肖老师

xiaoping@shu.edu.cn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彭老师

penglei@shu.edu.cn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金老师

hwyq2022@163.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姜老师

jianghu@shu.edu.cn

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金老师

jsslilas@126.com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

张老师

Mingzhang@t.shu.edu.cn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毛老师

shshmao@shu.edu.cn

微电子学院

崔老师

cuiyurong@shu.edu.cn

医学院

张老师

ziqin@shu.edu.cn

转化医学研究院

张老师

zhangyan0128@shu.edu.cn

未来技术学院

李老师

ai@oa.shu.edu.cn

管理学院

朱老师

zhuyy@shu.edu.cn

经济学院

费老师

64488002@shu.edu.cn

悉尼工商学院

刘老师

jenjen@shu.edu.cn

社会学院

莫老师

xymo@shu.edu.cn

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

吴老师

June23w@163.com

文学院

杨老师

ydanyang@shu.edu.cn

外国语学院

朱老师

zhuyijia2009@shu.edu.cn

法学院

蒋老师

jl11980@shu.edu.cn

新闻传播学院

洪老师

coco@i.shu.edu.cn

上海美术学院

宋老师

yanjiusuo421@163.com

上海电影学院

沈老师

shenyl@shu.edu.cn

音乐学院

李老师

leexiangyi@126.com

体育学院

郭老师

guoxiu@shu.edu.cn

医工交叉研究院

张老师

zhangyan0128@shu.edu.cn

量子科技研究院

吴老师

kelsey511@shu.edu.cn

集成电路研究院

崔老师

cuilwlzy@shu.edu.cn


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