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高校招聘 > 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人才招聘 >

浙江农林大学诚邀全球优秀学者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新增批次)

发布时间:2025-08-08 截止时间:详见正文 发布来源:科学人才网
所属省份:浙江 工作地点:杭州 招聘人数:若干名
所属频道:高校教师/教学科研人才招聘 地区栏目:浙江高校招聘 相关栏目:

学校简介

浙江农林大学创建于1958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十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学校现有东湖、衣锦、诸暨3个校区,占地面积3300余亩,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4个。

学校设有20个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浙江省登峰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9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林学、林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作物学、林学、生态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林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兽医学、园艺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0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24个。

学校共有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7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其中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环境/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等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5‰,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等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2‰。

学校重视生态文化建设,全面实施“生态育人育生态人”工程,“两园(校园、植物园)合一”的现代化生态校园被誉为“浙江省高校校园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被教育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授予“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申报条件及要求

(一)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5年9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等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不适用于通过中外联合培养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学位的情况);在海外工作期间,同时拥有境内带薪酬职位的申请人,其境内带薪酬职位的工作年限不计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并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二)限项要求

1.执行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相关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2.对于已申请2025年度上半年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因时间结点原因导致不符合当时申请条件、但符合新增批次申请条件的,可申请新增批次项目;其他申请人不得在新增批次重复提交申请。

3.已申请2025年度其它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的,不得在新增批次申请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

支持政策

1.极具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1)事业编制保障,提供行业领先的年薪待遇。

(2)超额奖励机制:超出首聘期任务的高水平成果,额外享受丰厚绩效奖励。

2.科研经费无忧,助力快速启航

(1)充足的科研经费:学校提供充足的科研经费,全力支撑科研工作快速启动。

(2)一流的平台支撑:享受学校大型共享先进科研仪器设备、教学设备设施、公共服务保障平台。

3.全方位安居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1)住房保障:学校提供丰厚的购房补贴。

(2)过渡保障:提供校内人才过渡房(2年)或租房补贴。

(3)配偶工作协调+子女教育安排,全方位解决家庭需求。

4.额外激励政策,成就卓越人才

(1)符合条件者可享受专项奖励政策。

(2)符合要求的海外优秀人才来校交流洽谈,可享受由学校提供1~2万元生活补贴(具体可视情况另行商议)。

5.个人发展+团队建设,双引擎助推成长

(1)直评正高级职称,突破常规晋升路径。

(2)专属办公实验空间,支持组建博士、博士后团队,并可纳入年度教师招聘计划。

6.特别说明

(1)进入最终会评环节但未入选人员,首聘期内可按照申报层次享受年薪待遇,其他待遇按照现人才层次兑现。

(2)未进入最终会评人员,业绩突出者,经评审可聘为特设教授/特设副教授,享受相应层次待遇和支持条件。

申请流程

1.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发送至人才办邮箱。邮件名称请备注“申报海外优青+学科领域 ”。简历应包含个人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学术成果(论文、项目、专利、获奖情况等),经审核通过后,与学校签订意向协议。 

2.申请人按照项目指南要求,登录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填报。科技处专人提供咨询服务。

3.系统填报事宜及截止时间,以科技处具体通知为准,详见科技处网页通知:https://kjc.zafu.edu.cn/。

联系人

人才办:邵老师

联系方式:+86-571-63740153

联系邮箱:rcb@zafu.edu.cn

科技处:孙老师

 

联系方式:+86-571-63732747

关注微信公众号